接着上篇继续更新。

/*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,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:*/

/*  <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pcflyer/p/10739217.html>
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pcflyer/p/10808649.html
<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pcflyer/p/10808649.html> * /
<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pcflyer/p/10739217.html>

题目一: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?
一般回答: 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,它是抽象方法的集合,利用接口可以达到 API 定义和实现分离的目的。接口,不能实例化;不能包含任何非常量成员,任何
field 都是隐含着 public static final 的意义;同时,没有非静态方法实现,也就是说要么是抽象方法,要么是静态方法。Java
标准类库中,定义了非常多的接口,比如 java.util.List。 抽象类是不能实例化的类,用 abstract 关键字修饰
class,其目的主要是代码重用。除了不能实例化,形式上和一般的 Java
类并没有太大区别,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抽象方法,也可以没有抽象方法。抽象类大多用于抽取相关 Java
类的共用方法实现或者是共同成员变量,然后通过继承的方式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。Java 标准库中,比如 collection
框架,很多通用部分就被抽取成为抽象类,例如 java.util.AbstractList。 Java 类实现 interface 使用 implements
关键词,继承 abstract class 则是使用 extends 关键词,我们可以参考 Java 标准库中的 ArrayList。  
下面再给出一种扩展回答: 1.语法层面上的区别 1)抽象类可以提供成员方法的实现细节,而接口中只能存在public abstract 方法;
2)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,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的;
3)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,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 2.设计层面上的区别
1)抽象类是对一种事物的抽象,即对类抽象,而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。抽象类是对整个类整体进行抽象,包括属性、行为,但是接口却是对类局部(行为)进行抽象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飞机和鸟是不同类的事物,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,就是都会飞。那么在设计的时候,可以将飞机设计为一个类Airplane,将鸟设计为一个类Bird,但是不能将
飞行 这个特性也设计为类,因此它只是一个行为特性,并不是对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。此时可以将 飞行 设计为一个接口Fly,包含方法fly(
),然后Airplane和Bird分别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Fly这个接口。然后至于有不同种类的飞机,比如战斗机、民用飞机等直接继承Airplane即可,对于鸟也是类似的,不同种类的鸟直接继承Bird类即可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继承是一个
"是不是"的关系,而 接口 实现则是
"有没有"的关系。如果一个类继承了某个抽象类,则子类必定是抽象类的种类,而接口实现则是有没有、具备不具备的关系,比如鸟是否能飞(或者是否具备飞行这个特点),能飞行则可以实现这个接口,不能飞行就不实现这个接口。
2)设计层面不同,抽象类作为很多子类的父类,它是一种模板式设计。而接口是一种行为规范,它是一种辐射式设计。什么是模板式设计?最简单例子,大家都用过ppt里面的模板,如果用模板A设计了ppt
B和ppt C,ppt B和ppt C公共的部分就是模板A了,如果它们的公共部分需要改动,则只需要改动模板A就可以了,不需要重新对ppt B和ppt
C进行改动。而辐射式设计,比如某个电梯都装了某种报警器,一旦要更新报警器,就必须全部更新。也就是说对于抽象类,如果需要添加新的方法,可以直接在抽象类中添加具体的实现,子类可以不进行变更;而对于接口则不行,如果接口进行了变更,则所有实现这个接口的类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动。
下面看一个网上流传最广泛的例子:门和警报的例子:门都有open( )和close( )两个动作,此时我们可以定义通过抽象类和接口来定义这个抽象概念:  
1 abstract class Door { 2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n(); 3 public abstract void
close();4 }   或者:  
1 interface Door { 2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n(); 3 public abstract void
close();4 }  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需要门具有报警alarm( )的功能,那么该如何实现?下面提供两种思路:
1)将这三个功能都放在抽象类里面,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继承于这个抽象类的子类都具备了报警功能,但是有的门并不一定具备报警功能;
2)将这三个功能都放在接口里面,需要用到报警功能的类就需要实现这个接口中的open( )和close( ),也许这个类根本就不具备open( )和close(
)这两个功能,比如火灾报警器。 从这里可以看出, Door的open()
、close()和alarm()根本就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内的行为,open()和close()属于门本身固有的行为特性,而alarm()属于延伸的附加行为。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单独将报警设计为一个接口,包含alarm()行为,Door设计为单独的一个抽象类,包含open和close两种行为。再设计一个报警门继承Door类和实现Alarm接口。
 
1 interface Alram { 2 void alarm(); 3 } 4 5 abstract class Door { 6 void
open(); 7 void close(); 8 } 9 10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implements
Alarm {11 void oepn() { 12 //.... 13 } 14 void close() { 15 //.... 16 } 17
void alarm() { 18 //.... 19 } 20 }  
题目二:如何保证集合是线程安全的?
一般回答: Java 提供了不同层面的线程安全支持。在传统集合框架内部,除了 Hashtable
等同步容器,还提供了所谓的同步包装器(Synchronized Wrapper),我们可以调用 Collections
工具类提供的包装方法,来获取一个同步的包装容器(如
Collections.synchronizedMap),但是它们都是利用非常粗粒度的同步方式,在高并发情况下,性能比较低下。
另外,更加普遍的选择是利用并发包提供的线程安全容器类,它提供了: 各种并发容器,比如
ConcurrentHashMap、CopyOnWriteArrayList。 各种线程安全队列(Queue/Deque),如
ArrayBlockingQueue、SynchronousQueue。 各种有序容器的线程安全版本等。 具体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,包括有从简单的
synchronize 方式,到基于更加精细化的,比如基于分离锁实现的 ConcurrentHashMap
等并发实现等。具体选择要看开发的场景需求,总体来说,并发包内提供的容器通用场景,远优于早期的简单同步实现。  
接下来继续扩展下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。因为JAVA7和JAVA8的实现区别很大,下面分别从JAVA7和JAVA8简单介绍下其实现。
Java7 HashMap
HashMap 是最简单的,一来我们非常熟悉,二来就是它不支持并发操作,所以源码也非常简单。 首先,我们用下面这张图来介绍 HashMap 的结构。
 
大方向上,HashMap 里面是一个数组,然后数组中每个元素是一个单向链表。 上图中,每个绿色的实体是嵌套类 Entry 的实例,Entry
包含四个属性:key, value, hash 值和用于单向链表的 next。
Java7 ConcurrentHashMap
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Map 思路是差不多的,但是因为它支持并发操作,所以要复杂一些。 整个 ConcurrentHashMap
由一个个 Segment 组成,Segment 代表”部分“或”一段“的意思,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将其描述为分段锁。注意,行文中,我很多地方用了“槽”来代表一个
segment。 简单理解就是,ConcurrentHashMap 是一个 Segment 数组,Segment 通过继承 ReentrantLock
来进行加锁,所以每次需要加锁的操作锁住的是一个 segment,这样只要保证每个 Segment 是线程安全的,也就实现了全局的线程安全。
 
concurrencyLevel:并行级别、并发数、Segment 数,怎么翻译不重要,理解它。默认是 16,也就是说 ConcurrentHashMap
有 16 个 Segments,所以理论上,这个时候,最多可以同时支持 16 个线程并发写,只要它们的操作分别分布在不同的 Segment
上。这个值可以在初始化的时候设置为其他值,但是一旦初始化以后,它是不可以扩容的。 再具体到每个 Segment 内部,其实每个 Segment 很像之前介绍的
HashMap,不过它要保证线程安全,所以处理起来要麻烦些。
Java8 HashMap
Java8 对 HashMap 进行了一些修改,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了红黑树,所以其由 数组+链表+红黑树 组成。 根据 Java7 HashMap
的介绍,我们知道,查找的时候,根据 hash
值我们能够快速定位到数组的具体下标,但是之后的话,需要顺着链表一个个比较下去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,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链表的长度,为 O(n)。
为了降低这部分的开销,在 Java8 中,当链表中的元素超过了 8 个以后,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,在这些位置进行查找的时候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为 O(logN)。
来一张图简单示意一下吧:
 
注意,上图是示意图,主要是描述结构,不会达到这个状态的,因为这么多数据的时候早就扩容了。 下面,我们还是用代码来介绍吧,个人感觉,Java8
的源码可读性要差一些,不过精简一些。 Java7 中使用 Entry 来代表每个 HashMap 中的数据节点,Java8
中使用 Node,基本没有区别,都是 key,value,hash 和 next 这四个属性,不过,Node
只能用于链表的情况,红黑树的情况需要使用 TreeNode。 我们根据数组元素中,第一个节点数据类型是 Node 还是 TreeNode
来判断该位置下是链表还是红黑树的。
Java8 ConcurrentHashMap
Java7 中实现的 ConcurrentHashMap 说实话还是比较复杂的,Java8 对 ConcurrentHashMap
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。建议读者可以参考 Java8 中 HashMap 相对于 Java7 HashMap 的改动,对于
ConcurrentHashMap,Java8 也引入了红黑树。 说实话,Java8 ConcurrentHashMap
源码真心不简单,最难的在于扩容,数据迁移操作不容易看懂。 我们先用一个示意图来描述下其结构: 结构上和 Java8 的 HashMap
基本上一样,不过它要保证线程安全性,所以在源码上确实要复杂一些。  
题目三:谈谈你知道的设计模式?
大致按照模式的应用目标分类,设计模式可以分为创建型模式、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。
创建型模式,是对对象创建过程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总结,包括各种工厂模式(Factory、Abstract
Factory)、单例模式(Singleton)、构建器模式(Builder)、原型模式(ProtoType)。
结构型模式,是针对软件设计结构的总结,关注于类、对象继承、组合方式的实践经验。常见的结构型模式,包括桥接模式(Bridge)、适配器模式(Adapter)、装饰者模式(Decorator)、代理模式(Proxy)、组合模式(Composite)、外观模式(Facade)、享元模式(Flyweight)等。
行为型模式,是从类或对象之间交互、职责划分等角度总结的模式。比较常见的行为型模式有策略模式(Strategy)、解释器模式(Interpreter)、命令模式(Command)、观察者模式(Observer)、迭代器模式(Iterator)、模板方法模式(Template
Method)、访问者模式(Visitor)。   关于设计模式就不再扩展了,童鞋们感兴趣的话,可以对每种设计模式的使用场景进行思考总结。

友情链接
KaDraw流程图
API参考文档
OK工具箱
云服务器优惠
阿里云优惠券
腾讯云优惠券
华为云优惠券
站点信息
问题反馈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QQ群:637538335
关注微信